9CaKrnJZTHt taiwan.huanqiu.comarticle宋美龄与张学良,牵绊一生 | 名人秘档/e3pmh1fmg/e3q9586ic点击收听环球人物↓自制音频节目“名人秘档”↓80年前的12月12日凌晨,华清池的枪声惊醒了睡梦中的蒋介石,也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在西安事变登场的诸多人物中,宋美龄和张学良无疑是两位主角。在那个关键的节点,他们之前十几年的情谊改变了历史。同时,他们也被这个结果所改变,此后几十年间纠葛不断。20世纪30年代,西安事变发生之前,蒋介石(前排右)、宋美龄(前排中)和张学良(前排左)的合影。 西安事变发生时,宋美龄正在上海为改组“全国航空建设会”忙碌。突然,财政部长孔祥熙来到她的寓所,神色惊慌地报告:西安发生兵变,委员长消息不明。宋美龄自认为“饱经忧患”,听到这个消息却依然“震骇莫名”。加上西安与外界的联系暂时中断,宋美龄一时得不到任何消息,心急如焚。慌乱中,宋美龄想起了老朋友,也是兵变的主谋之一——张学良。一回南京,她就发电报给张学良,并派自己的洋顾问端纳即日飞赴西安。张学良的回电很快来了,其中涉及蒋介石的言辞很是不敬。宋美龄读罢颇为愤怒,但她很快冷静下来:这封电报真是张学良亲笔签发?就算是他签发,又如何确定他不是在情绪激动时所为?第二天,端纳从西安传回消息,蒋介石平安无事,生活起居也受到张学良关照。宋美龄看完端纳的电报,决定亲赴西安。众人劝阻说:“张学良无非是想把您骗去,一并扣押。”蒋介石也转告她“切勿来陕”,但她既担心蒋介石,也信任张学良,仍执意前往。12月22日,宋美龄带着宋子文和已经返回南京的端纳飞赴西安。飞机落地后,并没有想象中杀气腾腾的东北军士兵,只有快步登机迎接的张学良。张学良面带愧色,向她行了一个军礼。宋美龄倒是寒暄如常,只在下飞机时问:“我的随身行李,就不要搜查了吧。”张学良悚然失色:“夫人何出此言,我怎敢如此!”那一次,在多方努力下,蒋介石最终答应了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全民族抗战打下了基础。事情本该就此暂告一段落,但张学良坚持要亲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一到南京就被扣押。宋美龄在西安时向张学良保证过,蒋介石不会秋后算账。对宋美龄来说,这不仅是政治承诺,更是基于情谊的私人承诺。蒋介石扣押张学良,让她非常难堪。张学良被扣押的第二天,宋美龄去看望并安慰张学良。看着不安的宋美龄,张学良说:“我个人是很渺小的,如何处置我,我不计较。只要委员长能认清大局,不反悔在西安达成的条件,大家一致对敌,我就安心了。”宋美龄听罢更为难受,后来和蒋介石大吵了一架说:“汉卿好歹也是重信义的,不然他会送你回南京?”蒋介石也大吼道:“我早就叫他不要来,他自己非要来,我有什么话说?再说了,南京的事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宋美龄明知这是蒋介石的托辞,却也无可奈何,只能不停地念叨:“我们对不起汉卿啊!”张学良晚年曾和美籍华人学者唐德刚谈起与宋美龄的初识:“我与蒋夫人是在上海认识的。有人请客时介绍说,这是孙中山先生的小姨子。后来,蒋先生在北京请我们吃饭,宴席上见到蒋夫人,我就问好。蒋先生很奇怪,问我怎么认识她。我说,我认识她比认识你还早。”那是1925年6月14日晚上,黄浦江上大雨如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灯火辉煌,正在举办盛大的鸡尾酒会,主角是刚刚率军入沪的奉军少帅张学良。觥筹交错中,一位姑娘引起了张学良的注意。正当他一脸疑惑地思量这是谁时,身边的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介绍说:“张将军当真不认识宋三小姐?这可是孙夫人的妹妹,中山先生的妻妹。”年轻时的宋美龄初次见面,张学良便被宋美龄优雅的气质所吸引,称赞她“惊为天人”。而张学良年轻英俊,又是全国皆知的政治新星,宋美龄对他也颇有好感。酒会上,张学良用英语和宋美龄交流起来。尽管他的英语不算精通,却足以让留美多年的宋美龄吃惊。更令她惊奇的是,军阀出身的张学良恰恰舞也跳得很好,那晚两人一起跳了好几支舞。那一次,张学良只在上海停留了不到两周,但两人多次见面,一起跳舞、游玩,宋美龄还给他当起临时英语翻译。交往中,两人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张学良认为她“绝顶聪明”,宋美龄则视他为“莱茵河畔的骑士”。两人一时成为十里洋场最耀眼的明星。60多年后,张学良回忆起这段美好岁月时感叹道:“蒋夫人很喜欢我,那时候她还没出嫁,还是姑娘。年轻时她不是很好看,但越老越好看……若不是当时已经有太太,我会猛追她的。”说这段话时,张学良毫不避讳就在身边的赵四小姐。上海一别,张学良回到北京,继续当他的少帅,宋美龄则嫁给蒋介石并随之浮沉,两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可没多久,历史就让他们的关系更近了。19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李宗仁、冯玉祥结成的反蒋联盟在中原地区展开混战,史称中原大战。战争持续了几个月,双方相持不下,都在努力争取张学良。双方都知道,东北军站在哪边,哪边就能胜利。张学良权衡利弊后选择了蒋介石,中原大战很快以蒋介石的胜利而告终。西安事变前,蒋介石(左二)、宋美龄(左三)、张学良(左五)、杨虎城(左六)等人合影1930年11月,中原大战刚刚结束,蒋介石就邀请雪中送炭的张学良带着夫人于凤至访问南京。张学良夫妇抵达南京的当晚,宋美龄设宴在蒋家官邸为他们接风。久别重逢,宋美龄对张学良好感依旧,也很快和于凤至熟悉起来。此后几天,宋美龄的母亲看到两人形影不离,干脆认于凤至为干女儿,宋美龄和于凤至以姐妹相称。蒋介石也使出了惯用手段,和张学良结拜为兄弟。张学良返回东北后,宋美龄经常把南方的水果、美国的洋货、自己的书画送给他。一时间,蒋张两家关系非常亲密。张学良、宋霭龄、于凤至、宋美龄、蒋介石在一起(从左至右)但这一切在西安事变后发生了逆转。原本的结拜兄弟,转眼间成了蒋介石心中绝对不能饶恕的罪人。在扣押张学良之后,蒋介石将他送上了军事法庭,判处10年徒刑。尽管张学良很快被“特赦”,但仍被交给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软禁岁月。蒋介石为了断绝张学良和外界的联系,把他从南京迁往自己的家乡浙江奉化,之后又多次改变软禁地点,从安徽、江西、湖南,最终到贵州、重庆。1936年到1946年间,张学良被迫换了11次住处,尝尽颠沛流离之苦。1946年秋天,蒋介石又一纸密令,把张学良从重庆押往台湾新竹的山间公寓,几乎与世隔绝。1937年1月4日,国民政府在蒋介石的授意下,明令特赦张学良,交军委会严加管束由于没有兑现保张学良无事的承诺,宋美龄深感愧疚,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改善他的生活。张学良被押往台湾后,宋美龄有感于新竹的荒凉,不仅派人送来食品、药品,还送来收音机、杂志、照相机,供张学良打发无聊的时间。张学良视力不好,她就特地送来一盏从美国带回来的台灯。张学良用收音机了解世界的变化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前夕,下令杀害了杨虎城。但同样是西安事变主谋的张学良逃过了一劫。张学良曾说:“我没死,完全是蒋夫人保的。按蒋先生的意思是要枪毙我的。蒋夫人对蒋先生说:‘西安事变时,他不要钱,不要地盘,要的是牺牲。你要是敢杀他,我马上就走开。’”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和杨虎城合影宋美龄随蒋介石来到台湾后,和张学良距离近了很多。1950年张学良过生日时,宋美龄不但派人送来面制寿桃,还一并送来了蒋介石和自己的联名贺电。张学良颇感意外,但他清楚这完全是因为宋美龄,否则蒋介石是绝对不会给自己发这份贺电的。1953年,宋美龄终于在高雄西子湾见到张学良,这是张学良失去自由27年来两人的第一次会面。此后,由于宋美龄的不断努力,蒋介石在1958年见了张学良。直到那时,蒋介石依然无法释怀。1959年前后,在宋美龄的建议下,蒋介石同意让张学良迁到台北居住。张学良到台北之前,宋美龄已经多次建议他皈依基督教。于是,在台北安家两个月后的一天,张学良来到蒋氏夫妇常去的士林礼拜堂。那天,蒋氏夫妇刚好也在,他就悄悄地坐到了最后一排。礼拜结束后,宋美龄边走边和众人打招呼,走到最后一排时突然停下,当着蒋介石的面和张学良握了握手,这让张学良感慨万千。之前他被囚山中,与世隔绝,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样了。宋美龄这一举动不仅是告诉大家张学良回来了,还暗示人们,我认可他,你们也不用忌讳。囚禁在台北的张学良和赵四1975年,蒋介石病逝,尽管蒋经国感到父亲软禁张学良几十年的做法欠妥,但不敢做太多调整。宋美龄由于和蒋经国政见不合,在蒋介石去世后离开台湾,赴美国纽约隐居。张学良只能通过书信和报纸来获得宋美龄的消息。晚年时的宋美龄1990年,蒋经国去世两年后,张学良终于彻底恢复了人身自由,5年后他定居美国夏威夷。由于种种原因,张学良和宋美龄再未相见。2001年10月,张学良在夏威夷病逝,宋美龄托好友把一束署名“蒋宋美龄”的鲜花送到张学良的墓前。作者:《环球人物》记者李静涛原创稿件,转载务经授权,否则维权到底听完了,还想再换换口味嘛?你可以听到民国豪门兴衰史,也可以听到激励人心的奋斗故事,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环球人物杂志”订阅号菜单中的【原创视听】或扫下方二维码↓《环球人物》杂志2017年订阅现已展开详情请戳全文结束左下角“阅读原文”1481801346000责编:凡闻环球人物杂志1481801346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7/0119/20170119113600951.jpg{"email":"fanwen@huanqiu.com","name":"凡闻"}
点击收听环球人物↓自制音频节目“名人秘档”↓80年前的12月12日凌晨,华清池的枪声惊醒了睡梦中的蒋介石,也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在西安事变登场的诸多人物中,宋美龄和张学良无疑是两位主角。在那个关键的节点,他们之前十几年的情谊改变了历史。同时,他们也被这个结果所改变,此后几十年间纠葛不断。20世纪30年代,西安事变发生之前,蒋介石(前排右)、宋美龄(前排中)和张学良(前排左)的合影。 西安事变发生时,宋美龄正在上海为改组“全国航空建设会”忙碌。突然,财政部长孔祥熙来到她的寓所,神色惊慌地报告:西安发生兵变,委员长消息不明。宋美龄自认为“饱经忧患”,听到这个消息却依然“震骇莫名”。加上西安与外界的联系暂时中断,宋美龄一时得不到任何消息,心急如焚。慌乱中,宋美龄想起了老朋友,也是兵变的主谋之一——张学良。一回南京,她就发电报给张学良,并派自己的洋顾问端纳即日飞赴西安。张学良的回电很快来了,其中涉及蒋介石的言辞很是不敬。宋美龄读罢颇为愤怒,但她很快冷静下来:这封电报真是张学良亲笔签发?就算是他签发,又如何确定他不是在情绪激动时所为?第二天,端纳从西安传回消息,蒋介石平安无事,生活起居也受到张学良关照。宋美龄看完端纳的电报,决定亲赴西安。众人劝阻说:“张学良无非是想把您骗去,一并扣押。”蒋介石也转告她“切勿来陕”,但她既担心蒋介石,也信任张学良,仍执意前往。12月22日,宋美龄带着宋子文和已经返回南京的端纳飞赴西安。飞机落地后,并没有想象中杀气腾腾的东北军士兵,只有快步登机迎接的张学良。张学良面带愧色,向她行了一个军礼。宋美龄倒是寒暄如常,只在下飞机时问:“我的随身行李,就不要搜查了吧。”张学良悚然失色:“夫人何出此言,我怎敢如此!”那一次,在多方努力下,蒋介石最终答应了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全民族抗战打下了基础。事情本该就此暂告一段落,但张学良坚持要亲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一到南京就被扣押。宋美龄在西安时向张学良保证过,蒋介石不会秋后算账。对宋美龄来说,这不仅是政治承诺,更是基于情谊的私人承诺。蒋介石扣押张学良,让她非常难堪。张学良被扣押的第二天,宋美龄去看望并安慰张学良。看着不安的宋美龄,张学良说:“我个人是很渺小的,如何处置我,我不计较。只要委员长能认清大局,不反悔在西安达成的条件,大家一致对敌,我就安心了。”宋美龄听罢更为难受,后来和蒋介石大吵了一架说:“汉卿好歹也是重信义的,不然他会送你回南京?”蒋介石也大吼道:“我早就叫他不要来,他自己非要来,我有什么话说?再说了,南京的事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宋美龄明知这是蒋介石的托辞,却也无可奈何,只能不停地念叨:“我们对不起汉卿啊!”张学良晚年曾和美籍华人学者唐德刚谈起与宋美龄的初识:“我与蒋夫人是在上海认识的。有人请客时介绍说,这是孙中山先生的小姨子。后来,蒋先生在北京请我们吃饭,宴席上见到蒋夫人,我就问好。蒋先生很奇怪,问我怎么认识她。我说,我认识她比认识你还早。”那是1925年6月14日晚上,黄浦江上大雨如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灯火辉煌,正在举办盛大的鸡尾酒会,主角是刚刚率军入沪的奉军少帅张学良。觥筹交错中,一位姑娘引起了张学良的注意。正当他一脸疑惑地思量这是谁时,身边的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介绍说:“张将军当真不认识宋三小姐?这可是孙夫人的妹妹,中山先生的妻妹。”年轻时的宋美龄初次见面,张学良便被宋美龄优雅的气质所吸引,称赞她“惊为天人”。而张学良年轻英俊,又是全国皆知的政治新星,宋美龄对他也颇有好感。酒会上,张学良用英语和宋美龄交流起来。尽管他的英语不算精通,却足以让留美多年的宋美龄吃惊。更令她惊奇的是,军阀出身的张学良恰恰舞也跳得很好,那晚两人一起跳了好几支舞。那一次,张学良只在上海停留了不到两周,但两人多次见面,一起跳舞、游玩,宋美龄还给他当起临时英语翻译。交往中,两人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张学良认为她“绝顶聪明”,宋美龄则视他为“莱茵河畔的骑士”。两人一时成为十里洋场最耀眼的明星。60多年后,张学良回忆起这段美好岁月时感叹道:“蒋夫人很喜欢我,那时候她还没出嫁,还是姑娘。年轻时她不是很好看,但越老越好看……若不是当时已经有太太,我会猛追她的。”说这段话时,张学良毫不避讳就在身边的赵四小姐。上海一别,张学良回到北京,继续当他的少帅,宋美龄则嫁给蒋介石并随之浮沉,两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可没多久,历史就让他们的关系更近了。19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李宗仁、冯玉祥结成的反蒋联盟在中原地区展开混战,史称中原大战。战争持续了几个月,双方相持不下,都在努力争取张学良。双方都知道,东北军站在哪边,哪边就能胜利。张学良权衡利弊后选择了蒋介石,中原大战很快以蒋介石的胜利而告终。西安事变前,蒋介石(左二)、宋美龄(左三)、张学良(左五)、杨虎城(左六)等人合影1930年11月,中原大战刚刚结束,蒋介石就邀请雪中送炭的张学良带着夫人于凤至访问南京。张学良夫妇抵达南京的当晚,宋美龄设宴在蒋家官邸为他们接风。久别重逢,宋美龄对张学良好感依旧,也很快和于凤至熟悉起来。此后几天,宋美龄的母亲看到两人形影不离,干脆认于凤至为干女儿,宋美龄和于凤至以姐妹相称。蒋介石也使出了惯用手段,和张学良结拜为兄弟。张学良返回东北后,宋美龄经常把南方的水果、美国的洋货、自己的书画送给他。一时间,蒋张两家关系非常亲密。张学良、宋霭龄、于凤至、宋美龄、蒋介石在一起(从左至右)但这一切在西安事变后发生了逆转。原本的结拜兄弟,转眼间成了蒋介石心中绝对不能饶恕的罪人。在扣押张学良之后,蒋介石将他送上了军事法庭,判处10年徒刑。尽管张学良很快被“特赦”,但仍被交给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软禁岁月。蒋介石为了断绝张学良和外界的联系,把他从南京迁往自己的家乡浙江奉化,之后又多次改变软禁地点,从安徽、江西、湖南,最终到贵州、重庆。1936年到1946年间,张学良被迫换了11次住处,尝尽颠沛流离之苦。1946年秋天,蒋介石又一纸密令,把张学良从重庆押往台湾新竹的山间公寓,几乎与世隔绝。1937年1月4日,国民政府在蒋介石的授意下,明令特赦张学良,交军委会严加管束由于没有兑现保张学良无事的承诺,宋美龄深感愧疚,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改善他的生活。张学良被押往台湾后,宋美龄有感于新竹的荒凉,不仅派人送来食品、药品,还送来收音机、杂志、照相机,供张学良打发无聊的时间。张学良视力不好,她就特地送来一盏从美国带回来的台灯。张学良用收音机了解世界的变化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前夕,下令杀害了杨虎城。但同样是西安事变主谋的张学良逃过了一劫。张学良曾说:“我没死,完全是蒋夫人保的。按蒋先生的意思是要枪毙我的。蒋夫人对蒋先生说:‘西安事变时,他不要钱,不要地盘,要的是牺牲。你要是敢杀他,我马上就走开。’”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和杨虎城合影宋美龄随蒋介石来到台湾后,和张学良距离近了很多。1950年张学良过生日时,宋美龄不但派人送来面制寿桃,还一并送来了蒋介石和自己的联名贺电。张学良颇感意外,但他清楚这完全是因为宋美龄,否则蒋介石是绝对不会给自己发这份贺电的。1953年,宋美龄终于在高雄西子湾见到张学良,这是张学良失去自由27年来两人的第一次会面。此后,由于宋美龄的不断努力,蒋介石在1958年见了张学良。直到那时,蒋介石依然无法释怀。1959年前后,在宋美龄的建议下,蒋介石同意让张学良迁到台北居住。张学良到台北之前,宋美龄已经多次建议他皈依基督教。于是,在台北安家两个月后的一天,张学良来到蒋氏夫妇常去的士林礼拜堂。那天,蒋氏夫妇刚好也在,他就悄悄地坐到了最后一排。礼拜结束后,宋美龄边走边和众人打招呼,走到最后一排时突然停下,当着蒋介石的面和张学良握了握手,这让张学良感慨万千。之前他被囚山中,与世隔绝,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样了。宋美龄这一举动不仅是告诉大家张学良回来了,还暗示人们,我认可他,你们也不用忌讳。囚禁在台北的张学良和赵四1975年,蒋介石病逝,尽管蒋经国感到父亲软禁张学良几十年的做法欠妥,但不敢做太多调整。宋美龄由于和蒋经国政见不合,在蒋介石去世后离开台湾,赴美国纽约隐居。张学良只能通过书信和报纸来获得宋美龄的消息。晚年时的宋美龄1990年,蒋经国去世两年后,张学良终于彻底恢复了人身自由,5年后他定居美国夏威夷。由于种种原因,张学良和宋美龄再未相见。2001年10月,张学良在夏威夷病逝,宋美龄托好友把一束署名“蒋宋美龄”的鲜花送到张学良的墓前。作者:《环球人物》记者李静涛原创稿件,转载务经授权,否则维权到底听完了,还想再换换口味嘛?你可以听到民国豪门兴衰史,也可以听到激励人心的奋斗故事,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环球人物杂志”订阅号菜单中的【原创视听】或扫下方二维码↓《环球人物》杂志2017年订阅现已展开详情请戳全文结束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