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Fsn3作者:孙广勇 杨涛 柳直 孙秀萍 王刚 刘洋 刘畅world.huanqiu.comarticle习近平到蒙古国“走亲戚” 西方称蒙古转向中俄/e3pmh22ph/e3pmh26vv21日,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在乌兰巴托国家宫前广场为习近平主席举行欢迎仪式。【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21日在乌兰巴托签署联合宣言,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华社昨天发出这条简短消息,标志着在中蒙建交65周年当口,两国关系实现了一次“突破”。在昨日刊登于当地多家主流媒体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将21日至22日对蒙古国的访问形容为“走亲戚”。西方媒体则从乌兰巴托对“邻居串门”的重视中,读出经历与西方投资者多年摩擦后,蒙古国“重心转回中俄”的急迫。中蒙昨日宣布签署过境运输协议,意味着蒙古国富有的资源将更便利地穿越中国国境,从中方港口销往别国。外界认为此举将极大促进中蒙互联互通,有利于蒙古国扭转近期经济增长放缓的颓势,实现经济复活。尽管一些西方媒体上有人略带酸涩地提醒称,仰仗中俄会让蒙古国“押上未来”,但不少乌兰巴托人还是将21日的小雨视做吉兆,并期待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1年的这次访问为草原之国带来好运。习近平雨中“走亲戚”21日,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从清晨起就下起了小雨,成吉思汗广场上,几面巨幅中蒙两国国旗迎风飘扬。《环球时报》记者一大早便赶到成吉思汗国际机场,贵宾楼附近以及停机坪已布满蒙古国方面的安保人员,前来欢迎习主席的人群从停机坪一直延伸到机场贵宾楼门口。负责组织欢迎队伍的蒙古国和平友好组织秘书处主任云登扎木茨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雨水对大草原十分可贵,也是吉祥的象征,乌兰巴托今天的小雨是习主席为我们带来的好运。大约上午11时,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乘坐的专机抵达成吉思汗国际机场,蒙古国总理阿勒坦呼亚格夫妇、外长包勒德等蒙方高级官员到机场热情迎接。习主席车队从机场驶入乌兰巴托市区时,道路两旁民众自发向车队挥手致意。下午16时,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在国家宫前广场为习近平举行欢迎仪式,两国元首随后在国家宫会谈,并会见记者。习近平与额勒贝格道尔吉签署联合宣言,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策马奔向中蒙关系更好的明天”,21日,习近平以此为题的署名文章发表在蒙古国《日报》、《今日报》、《世纪新闻报》、《民族邮报》和蒙古新闻网网站上。习近平在文中强调,“我对蒙古国进行的国事访问是一次走亲戚式的访问,我十分高兴并充满期待,希望以此次访问为重要契机,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习近平在与额勒贝格道尔吉会谈时表示,中蒙是互为边界最长的友好邻邦,中方愿本着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原则,以互联互通建设为优先方向,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拓展两国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赴蒙投资兴业。额勒贝格道尔吉则表示,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标志着蒙中关系迈入历史最好时期。蒙方感谢中方在过境运输方面给予的照顾和便利,愿积极参与中方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此次访问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1年再访蒙古国。在一些外媒眼中,中蒙两国关系的发展似乎有些慢。日本《外交学者》的文章说,中国高级领导人上一次访问蒙古是总理温家宝2010年的访问,而中国国家主席上次去乌兰巴托要追溯到2003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蒙古国作为他首次海外出访四国中的一站,“在中国外交中,蒙古国似乎被忽视了”。但文章同时说,过去几个月中国与蒙古国高层交往频繁,额勒贝格道尔吉今年5月赴上海出席亚信峰会,并邀请习近平访问蒙古国。一个月后中国外长王毅访蒙,为习近平访问做准备,“北京似乎正在努力接近乌兰巴托”。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所当代蒙古研究中心主任朴键一21日对《环球时报》说,蒙古国是继韩国之后,习近平上台后第二个单独访问的国家,从地缘政治和周边外交上考量,的确说明了蒙古国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在他看来,两国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正常化以来一直比较平稳,“环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中蒙间的平稳实则代表了一种积极的平稳,不存在大起大落”。“蒙古国正处在急于发展,急于现代化的时期,以矿产谋发展是其基本思路”,习近平此次访问也说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长期以来就是两国合作的重要领域。21日,中蒙两国共签署20多项合作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蒙古国政府关于蒙古国通过中国领土出入海洋和过境运输的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蒙古国政府关于发展铁路过境运输合作的协议》、中石油与蒙古国石油局合作备忘录等。西方称蒙古“转向中俄”在西方分析家眼中,中国国家主席到访对蒙古国而言,确如“久旱之中逢甘霖”。彭博社说,习近平访问乌兰巴托之际,蒙古国的经济增长正值过去4年中最乏力时期,其经济增长率在2011年达到冠绝全球的17.5%后连年下降,今年上半年增长率仅为5.3%。外汇储备也比去年下降58%,至2014年6月为132亿美元。蒙古国货币图格里克的价值去年下跌16%,创历史新低,与此同时,截至今年7月底,通货膨胀率却上涨14.9%。路透社称,在习访问期间,蒙古国渴望与中国签署新的运输、能源和矿产投资协议。中国本就是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超过90%的蒙出口产品运往中国,在蒙注册的外资企业中49%是中资企业。俄罗斯zabinfo 网站说,中国国家主 席访问蒙古国后,普京也将访问乌兰巴 托。此前,蒙古国外交官曾建议在纪念 二战诺门坎战役胜利75 周年之际在乌兰 巴托举行中蒙俄三国峰会。该网站称, 蒙古国这个草原小国正在努力加强与中 俄这两个大哥哥的联系。日本《读卖新闻》说,蒙古国为了 摆脱对中俄的过度依赖推出“第三邻 国”政策,美国和日本被定为其“第三 邻国”。文章认为,习近平访蒙的一个意 图是要阻止蒙古国进一步向美日倾斜。 但美联社称,虽然蒙古国犹如三明治般 夹在中俄两大国之间很不自在,但面对 越来越高的通胀率和失业率,蒙古国正 要极力扩宽资源出口的方式,因此迫切 需要在习近平访问期间与中国签署过境 运输协议,借助中国港口将本国资源产 品出口到日韩。路透社也说,蒙古国从 习近平访问中看到的是经济提升的契 机,该国今年上半年外国投资锐减70% 的窘境,迫切需要中国的新投资。“为寻求经济生命线,蒙古国将战 略重心转向中俄”,彭博社20 日说,蒙 古国外来投资锐减与该国几年前推出矿 产法,限制外资染指该国“战略领域” 有关。后来,因西方矿业企业极力反 对,蒙古国又将该立法作废,但已无法 挽回西方企业的信任。蒙古国与澳大利 亚力拓集团之间的纠纷持续18 个月仍未 完结。这些因素加在一起,结果是经历 了过去20 年对西方投资者和政治盟友的 拼命吸引之后,蒙古国将其战略重心重 新投向中俄,希望借两大邻国的帮助令 经济复活。但文章采访的西方学者警告 蒙古国,这样做的风险是让作为蒙古国 独立外交基石的“第三邻国”政策濒临 失效或废止,为了短期的困难就这样匆 忙转向,蒙古国押上的可能是未来。“俄罗斯有能力在短时间内重新融 入蒙古国经济,中国则能给蒙古国带来 全球无人可以匹敌的大规模投资”,乌兰 巴托BDSec 经纪行首席运营官库辛说。 不过路透社的分析认为,虽然蒙古国经 济面临困难,但尚未困难到对蒙中关系 产生大影响的地步,中国元首此次访蒙 未必会给两国关系带来大突破。“德国之 声”则认为,在中国挺进中亚的道路 上,蒙古国对它的南方邻居来说越来越 重要。对蒙古国而言,习的访问更加重 要,此次访问实际上为两国同时带来了 机会,双方议题的重点无疑是贸易与基 础设施建设合作,铁路与公路建设合作 也很重要。 “德国之声”、《南华早报》等多家 媒体在报道中都提及蒙古国对中国的复 杂心态——既需要中国投资,又担忧本 国经济过度依赖于中国一家。“德国之 声”说,正因如此,蒙古国至今未决定 使用与中国相同标准的铁轨,依然沿用 苏联时期继承下来的宽轨。运媒的火车 在进入中国时要耗时间换轨,费时费 力。不过蒙古近期对此有所松动,一家 中资企业已被允许与蒙方企业合资建设 使用中国标轨的铁路。文章认为,虽然 蒙古国对中国的疑虑还会存在,但乌兰 巴托未来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倒向中国。蒙古国民众对华情绪复杂?21 日,韩联社从中国周边外交的角 度来分析习近平访蒙,称此次访问可被 看做“亲、诚、惠、荣”周边政策的又 一次实践,该政策是去年10 月习近平在 一场关于周边外交的座谈会上提出的。20 日,蒙古国《乌拉巴托邮报》的 文章提及“蒙中历史关系让两国外交关 系变得复杂,而蒙古国内存在的反华情 绪让蒙中关系变得更加复杂”。21 日接 受《环球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蒙古 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朱军利说, 近年来,一些在蒙古国的中国工人与当 地人之间有过摩擦,蒙古国民间也有人 对中国存在不好的印象,但他所在的孔子学院有两个数字可以说明蒙古民众对 中国的态度。一是在该孔子学院报名参 加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蒙古国民众的人 数连年上升,今年上半年考试有914 人报名。二是到该孔子学院报名非学历培 训的蒙古国学员今年已超200 人。【环球时报赴蒙古国特派记者 孙广勇 环球时报驻蒙、俄、日、韩记者 杨涛 柳直 孙秀萍 王刚 环球时报记者 刘洋 刘畅】14086461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gepeng环球时报14086461000001["9CaKrnJFso6","9CaKrnJFruv","9CaKrnJFrul","9CaKrnJF55J","9CaKrnJF03W"]//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4/0822/thumb_500_500_20140822023501724.jpg{"email":"gepeng@huanqiu.com","name":"gepeng"}
21日,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在乌兰巴托国家宫前广场为习近平主席举行欢迎仪式。【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21日在乌兰巴托签署联合宣言,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华社昨天发出这条简短消息,标志着在中蒙建交65周年当口,两国关系实现了一次“突破”。在昨日刊登于当地多家主流媒体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将21日至22日对蒙古国的访问形容为“走亲戚”。西方媒体则从乌兰巴托对“邻居串门”的重视中,读出经历与西方投资者多年摩擦后,蒙古国“重心转回中俄”的急迫。中蒙昨日宣布签署过境运输协议,意味着蒙古国富有的资源将更便利地穿越中国国境,从中方港口销往别国。外界认为此举将极大促进中蒙互联互通,有利于蒙古国扭转近期经济增长放缓的颓势,实现经济复活。尽管一些西方媒体上有人略带酸涩地提醒称,仰仗中俄会让蒙古国“押上未来”,但不少乌兰巴托人还是将21日的小雨视做吉兆,并期待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1年的这次访问为草原之国带来好运。习近平雨中“走亲戚”21日,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从清晨起就下起了小雨,成吉思汗广场上,几面巨幅中蒙两国国旗迎风飘扬。《环球时报》记者一大早便赶到成吉思汗国际机场,贵宾楼附近以及停机坪已布满蒙古国方面的安保人员,前来欢迎习主席的人群从停机坪一直延伸到机场贵宾楼门口。负责组织欢迎队伍的蒙古国和平友好组织秘书处主任云登扎木茨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雨水对大草原十分可贵,也是吉祥的象征,乌兰巴托今天的小雨是习主席为我们带来的好运。大约上午11时,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乘坐的专机抵达成吉思汗国际机场,蒙古国总理阿勒坦呼亚格夫妇、外长包勒德等蒙方高级官员到机场热情迎接。习主席车队从机场驶入乌兰巴托市区时,道路两旁民众自发向车队挥手致意。下午16时,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在国家宫前广场为习近平举行欢迎仪式,两国元首随后在国家宫会谈,并会见记者。习近平与额勒贝格道尔吉签署联合宣言,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策马奔向中蒙关系更好的明天”,21日,习近平以此为题的署名文章发表在蒙古国《日报》、《今日报》、《世纪新闻报》、《民族邮报》和蒙古新闻网网站上。习近平在文中强调,“我对蒙古国进行的国事访问是一次走亲戚式的访问,我十分高兴并充满期待,希望以此次访问为重要契机,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习近平在与额勒贝格道尔吉会谈时表示,中蒙是互为边界最长的友好邻邦,中方愿本着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原则,以互联互通建设为优先方向,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拓展两国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赴蒙投资兴业。额勒贝格道尔吉则表示,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标志着蒙中关系迈入历史最好时期。蒙方感谢中方在过境运输方面给予的照顾和便利,愿积极参与中方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此次访问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1年再访蒙古国。在一些外媒眼中,中蒙两国关系的发展似乎有些慢。日本《外交学者》的文章说,中国高级领导人上一次访问蒙古是总理温家宝2010年的访问,而中国国家主席上次去乌兰巴托要追溯到2003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蒙古国作为他首次海外出访四国中的一站,“在中国外交中,蒙古国似乎被忽视了”。但文章同时说,过去几个月中国与蒙古国高层交往频繁,额勒贝格道尔吉今年5月赴上海出席亚信峰会,并邀请习近平访问蒙古国。一个月后中国外长王毅访蒙,为习近平访问做准备,“北京似乎正在努力接近乌兰巴托”。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所当代蒙古研究中心主任朴键一21日对《环球时报》说,蒙古国是继韩国之后,习近平上台后第二个单独访问的国家,从地缘政治和周边外交上考量,的确说明了蒙古国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在他看来,两国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正常化以来一直比较平稳,“环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中蒙间的平稳实则代表了一种积极的平稳,不存在大起大落”。“蒙古国正处在急于发展,急于现代化的时期,以矿产谋发展是其基本思路”,习近平此次访问也说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长期以来就是两国合作的重要领域。21日,中蒙两国共签署20多项合作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蒙古国政府关于蒙古国通过中国领土出入海洋和过境运输的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蒙古国政府关于发展铁路过境运输合作的协议》、中石油与蒙古国石油局合作备忘录等。西方称蒙古“转向中俄”在西方分析家眼中,中国国家主席到访对蒙古国而言,确如“久旱之中逢甘霖”。彭博社说,习近平访问乌兰巴托之际,蒙古国的经济增长正值过去4年中最乏力时期,其经济增长率在2011年达到冠绝全球的17.5%后连年下降,今年上半年增长率仅为5.3%。外汇储备也比去年下降58%,至2014年6月为132亿美元。蒙古国货币图格里克的价值去年下跌16%,创历史新低,与此同时,截至今年7月底,通货膨胀率却上涨14.9%。路透社称,在习访问期间,蒙古国渴望与中国签署新的运输、能源和矿产投资协议。中国本就是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超过90%的蒙出口产品运往中国,在蒙注册的外资企业中49%是中资企业。俄罗斯zabinfo 网站说,中国国家主 席访问蒙古国后,普京也将访问乌兰巴 托。此前,蒙古国外交官曾建议在纪念 二战诺门坎战役胜利75 周年之际在乌兰 巴托举行中蒙俄三国峰会。该网站称, 蒙古国这个草原小国正在努力加强与中 俄这两个大哥哥的联系。日本《读卖新闻》说,蒙古国为了 摆脱对中俄的过度依赖推出“第三邻 国”政策,美国和日本被定为其“第三 邻国”。文章认为,习近平访蒙的一个意 图是要阻止蒙古国进一步向美日倾斜。 但美联社称,虽然蒙古国犹如三明治般 夹在中俄两大国之间很不自在,但面对 越来越高的通胀率和失业率,蒙古国正 要极力扩宽资源出口的方式,因此迫切 需要在习近平访问期间与中国签署过境 运输协议,借助中国港口将本国资源产 品出口到日韩。路透社也说,蒙古国从 习近平访问中看到的是经济提升的契 机,该国今年上半年外国投资锐减70% 的窘境,迫切需要中国的新投资。“为寻求经济生命线,蒙古国将战 略重心转向中俄”,彭博社20 日说,蒙 古国外来投资锐减与该国几年前推出矿 产法,限制外资染指该国“战略领域” 有关。后来,因西方矿业企业极力反 对,蒙古国又将该立法作废,但已无法 挽回西方企业的信任。蒙古国与澳大利 亚力拓集团之间的纠纷持续18 个月仍未 完结。这些因素加在一起,结果是经历 了过去20 年对西方投资者和政治盟友的 拼命吸引之后,蒙古国将其战略重心重 新投向中俄,希望借两大邻国的帮助令 经济复活。但文章采访的西方学者警告 蒙古国,这样做的风险是让作为蒙古国 独立外交基石的“第三邻国”政策濒临 失效或废止,为了短期的困难就这样匆 忙转向,蒙古国押上的可能是未来。“俄罗斯有能力在短时间内重新融 入蒙古国经济,中国则能给蒙古国带来 全球无人可以匹敌的大规模投资”,乌兰 巴托BDSec 经纪行首席运营官库辛说。 不过路透社的分析认为,虽然蒙古国经 济面临困难,但尚未困难到对蒙中关系 产生大影响的地步,中国元首此次访蒙 未必会给两国关系带来大突破。“德国之 声”则认为,在中国挺进中亚的道路 上,蒙古国对它的南方邻居来说越来越 重要。对蒙古国而言,习的访问更加重 要,此次访问实际上为两国同时带来了 机会,双方议题的重点无疑是贸易与基 础设施建设合作,铁路与公路建设合作 也很重要。 “德国之声”、《南华早报》等多家 媒体在报道中都提及蒙古国对中国的复 杂心态——既需要中国投资,又担忧本 国经济过度依赖于中国一家。“德国之 声”说,正因如此,蒙古国至今未决定 使用与中国相同标准的铁轨,依然沿用 苏联时期继承下来的宽轨。运媒的火车 在进入中国时要耗时间换轨,费时费 力。不过蒙古近期对此有所松动,一家 中资企业已被允许与蒙方企业合资建设 使用中国标轨的铁路。文章认为,虽然 蒙古国对中国的疑虑还会存在,但乌兰 巴托未来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倒向中国。蒙古国民众对华情绪复杂?21 日,韩联社从中国周边外交的角 度来分析习近平访蒙,称此次访问可被 看做“亲、诚、惠、荣”周边政策的又 一次实践,该政策是去年10 月习近平在 一场关于周边外交的座谈会上提出的。20 日,蒙古国《乌拉巴托邮报》的 文章提及“蒙中历史关系让两国外交关 系变得复杂,而蒙古国内存在的反华情 绪让蒙中关系变得更加复杂”。21 日接 受《环球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蒙古 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朱军利说, 近年来,一些在蒙古国的中国工人与当 地人之间有过摩擦,蒙古国民间也有人 对中国存在不好的印象,但他所在的孔子学院有两个数字可以说明蒙古民众对 中国的态度。一是在该孔子学院报名参 加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蒙古国民众的人 数连年上升,今年上半年考试有914 人报名。二是到该孔子学院报名非学历培 训的蒙古国学员今年已超200 人。【环球时报赴蒙古国特派记者 孙广勇 环球时报驻蒙、俄、日、韩记者 杨涛 柳直 孙秀萍 王刚 环球时报记者 刘洋 刘畅】